近日,记者与国家纺织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斌红就国内面料企业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关于创新能力:面料公司真的了解客户需求吗?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纺织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斌宏有着独到的见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保持原有客户甚至扩大客户群,不仅要满足客户需求,还要积极了解“客户”的“客户”指代,了解终端市场将如何变化。
纺织品消费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变化越来越快。它不仅要求面料制造商大幅提高其快速响应、理解变化、遵循模式和确保交付的能力,还要求面料制造商继续创新并增强其独立性。研发能力强,积极参与“打造时尚”工作。在一项对女装品牌的调查中,“面料供应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交货。同时,70%的受访公司希望面料供应商能够提供设计支持,而不仅仅是产品。这充分表明,服装制造商和面料供应商之间在设计理念上的沟通和互动将越来越影响最终的合作。
服装制造商或购买者已经开始关注新纤维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面料制造商应该采取主动,比客户考虑得更远。对于不同的客户,他们必须有不同的设计理念。甚至许多国际知名面料公司也将与服装制造商或采购商进行开发和合作。卖新产品。例如,男装品牌应主要考虑面料风格的变化;女装和童装可以注重色彩图案的设计;运动服装品牌应该考虑更多的功能和颜色。
关于创新理念:开发新产品有多困难?
什么是“好的新产品”?李斌红副主任说:“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新产品是一个能够保证交货、具有流行元素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的产品。”
一般来说,提前交货是品牌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快”赢得市场是ZARA等相当多代表性品牌成功的原因。如果面料供应商能主动把握一些前瞻性的规律,提前做好研发准备,保证产品交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说到创新,企业家们往往觉得这是一项巨大的投资。但事实并非如此。李宾虹副主任解释说,创新实际上有三种类型:模仿创新、改进创新和真正的原创。元素重组、色彩变化和组织结构都是创新的方式。她以韩国人编织的经印面料为例。经纱印花最初是传统丝绸中使用的一种工艺,韩国人在纺织化纤织物时使用了这种工艺,不仅保留了该工艺的特殊效果,而且过去更具竞争力。过去,许多公司只知道仿丝绸的手感和质地,但目前的仿丝绸创新需要从丝绸图案、工艺效果和艺术特征上进一步把握。改进和创新是对不成熟技术的逐步改进和成熟。这种创新很容易保证稳定的质量。例如,为了解决大麻织物的抗皱问题,可以通过整理方法实现,也可以与其他纤维平衡。
此外,公司应提前对客户系统和产品系统进行定位。如果公司自身的客户体系一直处于低端,那么公司面临的问题就是维持现状或开拓市场。例如,一家年产量为600万米的公司可以尝试将550万米用于常规产品,50万米用于生产。努力扩大新客户。这样,在不影响整体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稳步进行一些创新。
关于100%的独创性,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专家建议公司只需要分配1%到2%的产能。因为绝对原创的东西,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它是否会被市场认可,但根本不可取,因为原创可以为企业产品提供新的创意点,促进创新